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回顾历史,在古代,中日之间曾有过友好的交流,但也有过冲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内存知己】

【但愿海波平】

【一笑泯恩仇】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日关系。我们主张双方应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拙上,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1)、图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怎么的贡献?请举一例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图二鉴真东渡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他东渡日本后为中日交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图三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是在什么时候?给沿海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图四中为了抗击倭寇所涌现的著名军队叫什么?主帅是谁?有何功绩?

(5)、在近代,日本曾多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伤害。结合材料请你谈一谈应该如何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举一反三
“丝绸之路”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各美其美】

材料一: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互联互通】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丝路杂音】

材料三: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美美与共】

材料四: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流示意图

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朝提寺,被日本人称为“今日遗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时至今日,也是日本的建筑典范。”鉴真还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据说有多达36种草药是鉴真带往日本推动使用的,直至17、18世纪,日本药店的药袋上,还印有鉴真的图像。……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的屋脊(意为高峰)。

——摘编自赵敏《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多元化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区总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中国占600万平方公里;日、德、意法西斯军队1110万人,中国抗击日军240万人;从持续作战的时间看,美国3年9个月,苏联4年2个月,英国6年,中国则长达14年。……在当时,社会主义的苏联一直被日本认为是最主要的潜在敌人,1934年,日本准备以中国东北为基地,攻占苏联整个远东地区,使其同中国的东北、蒙古连成一片,成为日本争夺欧亚,称霸世界的战略基地。中国的抗日战争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并予以沉重打击,彻底打破了日本法西斯的军事战略部署。

——摘编自丁沛《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意义和现实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然而,中国成功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实际行动挽救和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近年来,英、美等西方国家出现逆全球化潮流,表明资本主义对世界的驾驭能力显著下降,中国则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深刻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经济全球化中引领和塑造着21世纪社会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着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