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高一必修4第一单元3哈姆雷特

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其创作的剧本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B、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麦克白》,他创作的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在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剧。该剧本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歌颂了年青的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表达了作者早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D、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除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外,还有意大利薄伽丘的小说集《十日谈》法国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英国乔叟的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琰字季圭,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憎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 , 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惟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徵事。魏国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惟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节选自《三国志·崔琰列传》)

注:①翳,华盖。褶:骑服。②五官将,指五官中郎将,曹丕时任此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