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湖南省六校联考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德秀寻帅闽,疏其政以劝列邑。岁饥,处之有法,富者乐分,民无死徙。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寬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皆感泣奉命。鹿卿言罢浮盐经界碱地,先撤相家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卒论如法。丞相史弥远之弟通判温州,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御史兼二人劾罢之。及知泉州,改赣州,皆辞。丞相杜范遗书日“直道不容,使人击节。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惟说行将有命矣。”鹿卿乃出。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毫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清正。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B、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C、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土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D、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试,又称“御试”“殿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廷试在殿廷上举行,由皇帝亲发策问,乡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B、学宫,即学校。“学宫”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与后世经常使用的“辟雍”一词意义相同,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专门用来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 C、科敛,科,本义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敛,指收集、征收。科敛意为按规定条文或假借名目向百姓摊派费用,凑集或搜刮钱粮、丁口等。 D、谥,是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在去世之后被朝廷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鹿卿擅长文学,晓通经史。后辈求学之人都争相以他为师。他曾于嘉定十六年参加廷试,并考中进士,原本名列第二,但详定官因其文字直露而贬为第十。 B、徐鹿卿治理有方,心忧百姓。在南安任职时,因之前征赋没有准则,徐鹿卿抚恤民众,罢免征赋。后又罢免没有名目的科敛负担,革除预借,其县邑大治。 C、徐鹿卿不畏权贵,执法公允。在撤去相府所筑浮盐界限时,即使被捕者自称是相府人,他仍然依法处罚。丞相的弟弟以权谋私,被徐鹿卿奏请削夺了官职。 D、徐鹿卿廉洁正直,重视气节。为官廉洁清正,一分一毫都不乱拿。因冯惟说廉洁断案受到牵连,自己奏请免职。后对委任泉州、赣州的任命也都辞不就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

②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 , 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

    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 , 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

(《辽史·大公鼎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白公【1】问于孔子曰:“人可以言?”孔子不应。白公曰:“若石投水中何如?”曰:“吴越之善没者【2】能取之矣。”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菑、渑之水合,易牙【3】知之。”白公曰:“然则人固不可与微言乎?”孔子曰:“何谓不可?谁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未矣!”白公不得也,故死于洛室。

惠子【4】为惠王为国法,已成示诸先生,先生皆之。奏惠王。惠王其说之。以示翟煎,曰:“善!”惠王曰:“善,可行乎?”翟煎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5】 , 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岂无郑、卫《激楚》之音哉?然而不用者,不若此宜也。治国有礼,不在文辩。

赵襄子攻翟【6】而胜之,取尤人、终人。使者来谒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也,不过三日。飘风【7】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今一朝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曰:“赵氏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贤主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取亡焉,不通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劲杓国门之关【8】 , 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强为弱。

(取材于《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1】白公∶名胜,春秋楚平王之孙。【2】普没者∶游泳高手。【3】易牙∶春秋齐桓公宠臣,善调味。【4】惠子:即惠施,曾为魏惠王相理;翟煎:魏臣。【5】邪许:象声词,劳动时众人协同用力发出的呼声。【6】翟:通“狄”,这里指鲜虞。【7】飘风:狂风。【8】杓国门之关:举起关城门的门闩(横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