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为获得果胶酶高产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分离、筛选、鉴定工作.
(1)、为分离果胶酶产生菌,科研人员配制了下表所示成分的培养基,该表空白处的两种成分是.制备的培养基常用法进行灭菌.

K2HPO4

MgSO4

NaNO3

FeSO4

琼脂

0.1g

0.5g

3g

0.01g

2g

15g

加至1L

(2)、科研人员将采集的果园土壤放入无菌水中,震荡混匀,制成悬液.为获得较均匀分布的单菌落,还需要将悬液进行,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的培养基状态放人培养箱.
(3)、选择单菌落数目适宜的培养基,加入一定浓度的刚果红溶液(果胶与刚果红结合后显红色),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基表面的刚果红溶液,观察并比较菌落直径的比值,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
(4)、将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后,从培养液的(填“上清液”或“沉淀物”)获得粗提的果胶酶.将一定量的粗提果胶酶与适量果胶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值来测定酶活性.进行吸光值测定时,需将与等量果胶溶液混合,作为实验的对照.
举一反三

Ⅰ.细菌常被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如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细菌.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blank#}1{#/blank#}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清晰区域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如图中清晰区域越大说明{#blank#}2{#/blank#} .

Ⅱ.另一同学将第一步筛选得到的甲、乙、丙三种细菌分别接种到A、B、C三种培养液中,经培养后分别测得它们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培养液成分

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分钟)

A.葡萄糖、NaCl、PO43-、MgSO4

43

100

-

B.葡萄糖、NaCl、PO43-、MgSO4、8种氨基酸

28

40

-

C.葡萄糖、NaCl、PO43-、MgSO4、19种氨基酸

25

25

80

注:“﹣”表示细菌没有生长.

(2)在A培养基中增殖较快的细菌是{#blank#}3{#/blank#} . 丙细菌可以在C培养液中繁殖却无法在B培养液中繁殖,原因是{#blank#}4{#/blank#} 

(3)由于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复杂,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培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是{#blank#}5{#/blank#} (多选题),

A.碳源    B.氮源    C.生长因子    D.无机盐     E.水

Ⅲ.下面是有关某细菌G的四项实验:

实验1:将G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结果出现菌落.

实验2: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G,产生突变种g1.将g1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后,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内添加营养物质甲后,就出现菌落.

实验3:用另一剂量的紫外线处理G,得突变种g2,将g2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后,也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内添加营养物质乙后,就出现菌落.

实验4:将g1和g2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数日后出现菌落.

(4)细菌g1和g2分别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均不能生长.其原因是用紫外线处理导致细菌G发生了{#blank#}6{#/blank#} ,从而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或乙的酶.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畸变     D.不可遗传变异

(5)实验1至3表明,物质甲和乙均是细菌G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实验2和3 中,它们是作为{#blank#}7{#/blank#} 加入一般培养基的.

A.碳源     B.氮源        C.生长因子      D.无机盐

(6)实验4中出现菌落的原因可能是{#blank#}8{#/blank#}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