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4月模拟考试卷
图6中左图为战国时期齐国齐造邦长大刀币,又称六字刀币,是田氏列为诸侯时的开国纪念币;右图为战国时期燕国尖首刀币,无背文。据此可推知( )
▲战国时期齐国齐造邦长大刀币 ▲战国时期燕国尖首刀币
A、
国家分裂与动荡导致两地币种不同
B、
刀币的名称由来与其制作材料有关
C、
刀币形状相似折射出两地经济联系密切
D、
以刀币背文反映了中原地区儒家文化先进
举一反三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据陈振中先生的《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发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已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器总数有6167件以上。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
古代的中华文明以农业为主,先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非常重视水利的兴修,芍陂、都江堰、 郑国渠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中郑国渠位于下图中的( )
①③②④
春秋时期大概是休闲制(即定期休耕几年以恢复地力的措施)与连种制并存的。 到了战国时期,六国“辟田野”“实仓廪”,连种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连种制占主导本质上是由于( )
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都不得不采取授田制,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分给个体农户耕种,不再需要“千耦其耘”式的劳作。这一举措( )
西周晚期,耕地轮荒农作制逐步向土地连种制过渡。到了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方“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