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广西百色市中考历史试卷

纵观中外历史,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宣誓颁布改革诏书。1870年设立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国营为主,铁路和矿业为重点的近代工矿企业,同时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欧化风靡一时: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际舞、盖洋楼,1872年颁发“学制令”,建立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规定送儿童入小学受教育是家长的义务。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春风拂面,麦浪滚滚。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摘自新华视点《习近平考察小岗村,重温中国改革历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日本明治天皇改革的重要内容。(照搬原文不给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为何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你认为我国农村改革有什么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改革创新的认识。

举一反三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进一步重大指示。回顾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充满艰辛。探寻历史人物追求梦想的历程可以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一定的借鉴。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首先须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实现中国梦,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材料二: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实现中国梦,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材料四: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摘编自部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

材料五: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