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汉代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宋代
“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时期
历史信息
①
明码标价半两钱标准衡器直道
②
“计工受值”王阳明铜活字“通番禁令”
③
“九市”市籍司隶校尉“五都”
④
参知政事“瓷路”《武经总要》石普
材料一 宋辽西夏对峙时期,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在县城下面,有许多镇市,城镇郊外的农村还有草市定期集市贸易。在南宋统治区内,商业以杭州为中心,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