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二战)战争结束时,英国国债规模达237.4亿英镑,外债高达33亿英镑,工业产值只相当于1937年的90%,对外贸易总值比1938年减少了69%,国民失业率达30%,通货膨胀率达50%,此时英国开始进行大选,《每日先驱报》评论:“投丘吉尔的票就是赞成保守主义的一切黑暗面……投丘吉尔的票就是要英国人民仍然过他们不愿再过的那种令人不愉快的日子”,英国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也就是战时副首相)成功成为新一任首相,工党上台执政,并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赵君《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研究(1945—1951)》
材料二:艾德礼工党政府颁布的主要法令
——整理自杜奇华《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
时间(年) | 年经济增长率预测(%) | 实际年经济增长率(%) |
1966-1970 | 5.0 | 5.8 |
1971—1975 | 5.9 | 3.8 |
1976-1980 | 5.2 | 3.8 |
1981—1984 | 2.7-3.2 | 1.2 |
由表推知,当时法国( )
序号 | 内容 | 出处 |
1 | 凯恩斯主义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常态 | 《西方经济学史》 |
2 | 苏联模式在战后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随后暴露出诸多问题,促使东欧和中国等国家进行改革 |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发展研究》 |
3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尝试引入市场机制,但未能摆脱经济困境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 |
4 | 中国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 《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 |
5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国家也吸收了社会主义的某些理念和实践 | 《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
6 | 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与交流 |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研究》 |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