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识图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天津市五区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读“我国黄河水系图”,回答下面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克拉山脉,曲折东流,最终注入,因此黄河为。(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是,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是桃花峪。中游A河段流经(填地形区名称),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有“一碗水,半碗泥”之称。

(3)、黄河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使黄河开封段形成,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

(4)、图中D山脉是,它既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又是我国其他某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界线,下面符合分界线说法的有。(双选)

①D山脉是一月份0℃等温线的大致界线

②D山脉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③D山脉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④D山脉是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举一反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多年来,黄河流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源头活水,成就大河奔流】

材料一:左图示意玛曲县的牧场和固沙的草方格,右图示意黄河流域水系。

       

材料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甘肃省玛曲县,曾经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现在的玛曲县草原、沼泽广布,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以不足黄河5%的流域面积,贡献了20%的水资源量。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黄河发源于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生态环境脆弱。经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如今的黄河水逐渐变清。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玛曲县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

【中游治沙,实现沙退水清】

材料三:陕西榆林由“沙漠之城”转变为“绿色之城”,成为首个沙区森林城市。表1示意陕西榆林地区2010年、2021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

林(果)地

其他用地

时间/比重

2010年

24.01%

27.51%

33.23%

15.25%

2021年

21.90%

36.42%

24.40%

7.28%

(3)根据右图和上表,分析榆林地区生态治理后,黄河榆林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4)经验总结:农业生产中,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应遵循________原则。

【大河之洲,描绘生态画卷】

材料四:2021年山东省在黄河口创建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进行生态补水,关停油井,腾出空间,黄河三角洲变为生物天堂。在此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6种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们收入可观。

(5)据材料四,请分析山东省在黄河口建设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后的积极影响。(请从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任选一方面作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