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鱼(乙)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 , 食物链上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倍.
(3)、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丁指 , 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填序号);该生态系统中丙为

举一反三

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blank#}1{#/blank#} 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blank#}2{#/blank#} .如果气候条件适宜,从苔草带阶段最终将演变为{#blank#}3{#/blank#} 阶段.

(2)图乙为鱼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在此图中,在t1时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为{#blank#}4{#/blank#} 型,在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是该湖区对该鱼的{#blank#}5{#/blank#} 

(3)小瓜虫寄生在鱼皮肤中,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其属于{#blank#}6{#/blank#}  . 若图甲中的生物组成食物网,则不应包括的图中生物是{#blank#}7{#/blank#} .

(4)科研人员对该池塘由浮游藻类、鱼和鱼三个环节组成的一条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X

Y

Z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50.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62.8%

99.7%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lank#}8{#/blank#}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blank#}9{#/blank#}  . 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lank#}10{#/blank#}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