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平谷区是全国著名的大桃之乡,温室栽培与露天栽培相结合,是果农提高收益的有效措施.
(1)、某科研小组在温室栽培某品种桃树,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期间分别于11时和15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结果如图,据图1回答.

①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的场所是 , 并参与催化过程.

②上述实验中,通过改变来设置不同的弱光环境.图1中10时到11时的时间段内,限制各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10时,实验组除去遮阳网,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17时,T2组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2)、桃农发现干旱较正常灌水的桃树幼苗根系数量多且分布深,科研人员对干旱及干旱恢复后,桃树幼苗光合产物分配进行了研究.将长势一致的桃树幼苗平均分成正常灌水、干旱、干旱恢复三组,只在幼苗枝条中部成熟叶片给以14C02 , 检测光合产物的分布如图2.

①由图2可知,干旱处理后,14CO2供给叶的光合产物减少,与幼叶和茎尖相比,细根获得光合产物的量 , 表明干旱处理的细根比幼叶和茎尖

②幼叶和茎尖干旱恢复供水后,

③干旱后恢复供水,短期内细根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 . 若要证明此推测,下列观测指标选择恰当的是

A.细根数量                  B.细根长度

C.根尖每个细胞DNA含量       D.细胞周期时间

举一反三

植物的气孔由叶表皮上两个具有特定结构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时气孔打开,反之关闭,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在光下可进行光合作用。某研究小组取水稻叶下表皮创作临时装片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物像如图1、2所示。

(1)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小组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 欲进一步观察箭头所指的细胞,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B. 由甲到乙的调节顺序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10×,则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100倍
D. 换到高倍镜下,可观察到保卫细胞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结构

研究表明,气孔开闭与保卫细胞中积累K+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发现水稻叶片保卫细胞细胞质膜上OSA1蛋白受免诱导后活性提高,运出H+ , 利用该过程释放的能量促进K+进入细胞,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①—④表示物质。

(2)K+进入保卫细胞后,对细胞液浓度及气孔开放程度的影响分别为______。

A. 升高   开放B. 降低   开放C. 升高   关闭D. 降低   关闭

(3)图3中R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光照和CO2充足条件下,③的去路是。

(4)图3中水稻叶肉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主要路径是______。

A. ATP、NADPH→糖类
B. 糖类→ATP→电子传递链→ATP
C. 光能→电能→ATP、NADPH
D. 糖类→NADH→电子传递链→ATP

(5)图3中根细胞膜上的OSAI蛋白能将NH4+间化产生的氢离子转移至细胞外,防止细胞质酸化。类似的情形可以发生于叶肉细胞内的H+从______。

A. 类囊体膜→类囊体腔
B. 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外膜间隙
C. 类囊体腔→叶绿体基质
D. 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6)水稻根吸收的NH4+除了合成谷氨酸外,还可用于合成。(编号选填)

①磷脂   ②ATP合成酶   ③纤维素   ④脱氧核苷酸

大多数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地闭合,称为“气孔振荡”,这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7)光照不变条件下,气孔开度增大,短时间内图3中五碳糖和④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_。

A. 增加   增加B. 减少   减少C. 增加   减少D. 减少   增加

(8)结合所学的知识。尝试解释干旱条件下“气孔振荡”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