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图甲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两个神经元连接处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除了图甲所示结构以外,还包括感受器、
(2)、假设图甲C处连接一块受到刺激可以收缩的肌肉,并在图示处剪断传出神经,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3)、当兴奋传导到图乙中①处时,兴奋部位膜电位为
(4)、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 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
举一反三

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blank#}1{#/blank#} 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blank#}2{#/blank#}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释放它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blank#}3{#/blank#} (填“增加”或“减少”);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blank#}4{#/blank#} (填“增强”或“减弱”),造成毒品依赖.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blank#}5{#/blank#} 功能.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blank#}6{#/blank#} ,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blank#}7{#/blank#} ,多巴胺的释放量{#blank#}8{#/blank#} . 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blank#}9{#/blank#} ,“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