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高考语文二诊试卷
高中即将毕业,树林中学高三1班欲将三年来同学的优秀习作编印成书,书名为《青春的印迹》。
(1)请给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则题记。 要求简明得体。
(2)在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请仿照划线句,补写完整。要求语言连贯得体。
朗朗书声,像山间潺潺的流水,透出莘莘学子对知识的渴望;
有志于学习写作的人,①。感知敏锐的人,善于洞察前景,见微知著,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相反感知迟钝的人,则过于拘泥和死板,②,③;只看到过去,看不到未来。写作者要学会感知,善于透视,从平淡的事件中洞察其深刻的意义,④,从细小事物中得出人生哲理。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钟表一样准确。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①{#blank#}1{#/blank#},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 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则是96%。显然,②{#blank#}2{#/blank#}。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①{#blank#}1{#/blank#},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②{#blank#}2{#/blank#}。好的修辞,③{#blank#}3{#/blank#}。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有意用不符合语法规律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blank#}1{#/blank#},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当前,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还存在“学而不深”“急用现学”“学用两张皮”等问题。{#blank#}2{#/blank#},在于理想信念的“明灯”照得不亮。为了确保在理论学习上有收获,急需{#blank#}3{#/blank#},廓清思想的“速雾”,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问题来抓,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补钙强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学,深入学,持久学。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班的班风从此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