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6-2017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它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同时,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这些都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摘编自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材料三:列宁对俄国的国情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列宁看来,俄国无产阶级分布相对集中,组织性和革命性较强,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互相厮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陈之骅的纪念文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5年起,欧洲连续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当时)工人每天要劳动15到16个小时,工资却少得可怜,难以维持一日三餐。不少工人只能睡在机器下面,或露宿在街头巷尾。工人子女没有幸福的童年,在六七岁,被迫当童工,任其宰割。

从19世纪30年代起,西欧连续发生工人起义事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提出“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捣毁资本家的厂房、机器和住宅。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于沛主编《世界历史》

材料二

马克思的人格特质

史事

志向远大

1818年,马克思生于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1835年中学毕业时,马克思就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伟大事业。

知识渊博

1841年,马克思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对德国古典哲学有深刻的理解。往后的岁月里,又自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

勇于实践

1842年,成为《莱茵报》撰稿人和主编。后因报刊被封迁居巴黎。1846年马克思更为深入地考察无产阶级的工作和生活,在比利时创办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

伟大友谊

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见面。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见,由此开始了他们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战斗友谊。后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宣言》正式公布于世。从此,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纷纷以它作为行动指南和斗争纲领。

——整理自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节选自《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指出,不管情况发生什么变化,《宣言》中阐明的一般原理,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使用必须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就为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指明了科学态度。

——中央编译局原常务副局长顾锦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