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当下,不少人只知道“双十二”是淘宝狂欢节,而淡忘了历史上的“双二十事变”。下列关于 “双十二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D、
蒋介石彻底改变反共态度
举一反三
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到与国民党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这一方针政策转变的依据是( )
“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 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
(1)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blank#}1{#/blank#} ”。
(2)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blank#}2{#/blank#}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1936年,{#blank#}3{#/blank#}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 4 )1937年,国共两党达成协议,中国工农红军和南方八省游击队分别改编为{#blank#}4{#/blank#} 和{#blank#}5{#/blank#} 。
改错题
1931年9月18日,日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沈阳,东北军司令张作霖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华北五省。1935年12月,中共北平党组织领导北平学生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反对华北五省自治,这就是五四爱国运动,它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开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吗,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歌曲《松花江上》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六、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五、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筑与思想文化)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