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一 17世纪的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的大农场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耕作效率的提高,耕地面积随之扩大。18世纪初,英国农业在耕作制度上也进行了改革,广泛推广“四圃轮作制”,从而使粮食的产量有了很大提高。谷物种子的改良,尤其是小麦产量的增加与科学育种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加上人均粮食消费的相对稳定,英国的粮食作物不仅可以自给,而且出口逐年增加。
——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
材料二 1701—1851年英国粮食进口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 | 人口(百万) | 粮食总产量(指数) | 粮食净进口(指数) |
170 | 15.06 | 100 | —2 |
1741 | 5.58 | 114 | —5 |
1751 | 5.77 | 121 | —8 |
1761 | 6.15 | 124 | —4 |
1781 | 7.04 | 136 | 0 |
1791 | 7.74 | 147 | 2 |
1801 | 8.66 | 159 | 5 |
1831 | 13.28 | 226 | 12 |
1851 | 16.74 | 272 | 16 |
——摘编自马克·欧维顿《英国的农业革命—1500—1850年农业经济的转型》
材料三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中指出,冲突和不安全局面、国内和全球经济冲击以及极端天气这几大因素叠加,造成螺旋效应,加剧了粮食供应的危机,且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些不利因素会在2023年有所缓解。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3年9月19日
材料一 作为法国地标性博物馆建筑,卢浮宫收藏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下表是卢浮宫馆藏文物名录(部分)
名称 | 年代 | 作者 |
《蒙娜丽莎》 | 1503-1506年 | 达·芬奇 |
《花园中的圣母》 | 1507-1508年 | 拉斐尔 |
《垂死的奴隶》 | 1513-1515年 | 米开朗琪罗 |
材料二 美英法三国著名地标(部分)
图1自由女神像,左手持一部典籍,上面刻着“1776年7月4日” | 图2威斯敏斯特宫,又称议会大厦,是英国议会所在地 | 图3埃菲尔铁塔,为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造 | 图4林肯纪念堂,其中的雕像上铭刻“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 |
111
材料三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曾给世界带来太多震撼,人们在“水晶宫”里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和工业品: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决定举办这一盛事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按捺不住骄傲和自豪:“每个人会热爱这一切……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
——摘编自《倾听人类文明进步的声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