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如图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这位英雄是( )
李鸿章是清朝晚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
材料一: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材料二:孙中山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指李鸿章)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请回答:
“那次战争所完全暴露的、在体制和军事上已采取的现代化措施的不适宜性,表明了中国通商口岸时代,变成列强割据中国时期的可能性。”结合下图判断“战争”应当是( )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社会,科技改变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的情况下,中国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材料三:
在1840年之后,中国人虽然一再被西方列强敲打,但仍在半梦半醒时分。真正把中国人从落后中彻底“闹醒”的应该是19世纪末的日本:怎么一个东方小国,就把中国给打败了?
——摘编自《日本,雄狮身边的闹钟》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