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六十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子①耘瓜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新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之,得无疾乎?”退而就房 , 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子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

    子曰:“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注释】①曾子:名参,孔子弟子。②曾皙:曾参父亲.孔子弟子。③建:举起。④殪:杀。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顷乃苏欣然而起

(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也得罪于大人 ②援琴而 

身以待暴怒   ④遂孔子而谢过

(3)、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和“退而就房”不相同的一项是()

A、援琴而歌 B、遂造孔子而谢过 C、欣然而起 D、孔子闻之而怒
(4)、翻译下列句子。

  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

(5)、孔子认为参子的行为是不孝的行为,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观点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予不识范文正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楼船

家大人造楼,船之;造船,楼之。故里中人谓船楼,谓楼船,颠倒之不置。是日落成,为七月十五,自大父以下,男女老稚,靡不集焉。以木排数重搭台演戏,城中村落来观者,大小千余艘。午后飓风起巨浪磅礴大雨如注楼船孤危 , 风逼之,几覆。以木排为戙 , 索缆数千条,网网如织,风不能撼。少顷风定,完剧而散。越中舟如蠡壳,跼蹐篷底看山,如矮人观场,仅见鞋靸而已,升高视明,颇为山水吐气。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卷八》)

【注释】①戙(dòng):木船上系缆绳的木桩。②越中:指会稽,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③蠡:通“蠃”(luó)。螺。④跼蹐(jú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⑤靸(sǎ):小孩的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