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一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举一反三
综合性学习。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快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下面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blank#}1{#/blank#}。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blank#}2{#/blank#}

③{#blank#}3{#/blank#}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孔乙己》《一厘米》《背影》

示例一:一次中举,写尽炎凉世态。(《范进中举》)

示例二:喜极发疯,暴露科举罪恶。(《范进中举》)

拟写:{#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blank#}7{#/blank#}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学校对社会用字开展了一项调查活动,调查结束后,同学们总结了几条不规范字形成的原因:一,商家为推销产品,吸引更多顾客,广告商们利用谐音字做广告;二,平时,为了节省时间,书写方便,人们用了不规范简化字;三,书写者不知道这个字本该怎么写;四,写完之后没有仔细校对,造成错别字。

【材料二】下面是“您在哪些地方注意到用字不规范现象”这个问题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选项

小计

比例

书刊报纸

17

34%

网络

42

84%

电影、电视、戏剧等屏幕、音像制品用字

30

60%

商品包装

14

28%

其他

8

16%

【材料三】《××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节录):

    第九条:一般书写行款,必须左起横行,确需竖行的,必须由右至左。汉字与汉语拼音并用,必须横行,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第十一条:凡不符合本规定的社会用字,各文字使用单位或个人应在本规定颁发之日

    起30日内自行改正。对在限期内确定难以改正的,经市、区、县级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可暂在一旁挂上书写规范的字牌,但在用字载体维修或更换时,应予以改正。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规定的社会用字单位和个人,由市、区、县级市社会用字综合管理部门依权限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每字每日50元处以罚款,直至改正。

    第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第九条,不按要求书写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改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节选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百年弹指一挥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无数青年学子怀揣满腔热血,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汇聚成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力量,大学生们通过集会罢课、游行请愿、街头讲演等集体活动的方式来表达爱国情怀。

    100年后的今天,在和平与繁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会选择哪些方式来表达爱国情怀?“五四”前夕,新华网记者走进100所大学,对近2000名不同专业、年龄、生活背景的大学生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调查对象情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