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小升初毕业预测语文卷(三)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我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至多也只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个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创造利益。会创造利益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材料二】最后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要依赖任何人。不要因为有父母,有知心的好友,有权势的亲戚可靠,就自己松懈了下来。在这一切都在变动的世界上,一切都会很快过去的,如果有那么一天,你们再去依赖谁呢?孩子们,对自己一定要有坚强的信念,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陪伴你一生的,即使你有了先生(太太),你终究有孤独的一天;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充实自己.并且要尽可能养成自己的独立性。你们知道吗?千万不能养成依靠别人的心理,上帝不也只帮助那些自己肯帮助自己的人吗?孩子们,记住你们的命运是由你们自己来掌握和主宰的,相信命运,只不过是弱者的托词罢了!
(1)、【材料一】中的“独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材料二】中的“独立”指的是

(2)、把“上帝不也只帮助那些自己肯帮助自己的人吗?”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3)、谈谈你对“八十岁的青年”和“十八岁的老翁”的理解。

(4)、这两则材料都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钓鱼的启示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功夫,皆大有收获。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在附近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人个性完全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之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决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欣表同意。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箩鱼,还认识了—大群新朋友,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另一方面,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人们的乐趣。当大家圈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助人为乐之余而得到回馈。这么美好的事情,而我们却往往不能做到知行统一。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收获;与人分享,实际上你并未损失什么,相反你却收获了更多、提升得更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挪树

    院子里那株蜡梅奄奄一息了。

    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的几条茎,眼看就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蜡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蜡梅会挪死吗?”我怕。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蜡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蜡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蔓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蜡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蜡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蜡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蜡梅的根需与这块热土的联系被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瞪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蜡梅的呻吟。蜡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托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蜡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蜡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被埋了下去。蜡梅瘦骨粼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蜡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蜡梅新生了!

    尽管与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蜡梅相比,它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凋谢的冬天,在它的枝干上,一定依然会有蜡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