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新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包拯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包拯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闻者皆之/肆无忌 B、不伪辞色悦人/未尝稍降辞色 C、贵/不能察,必以情 D、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臣本布衣
(2)、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恶 吏 苛 刻 务 敦 厚 虽 甚 嫉 恶 而 未 尝 不 推 以 忠 恕 也

(3)、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选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①必败。举趾②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③,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④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⑤,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 ,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战?”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 , 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 , 帅长幼之序。诸侯有王 , 王有巡守,以大习之。非是,君不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节选自《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注释】①以训上下之则:用以训示上下之间的法则。②朝以正班爵之义:朝觐是用以排列爵位的仪式。③有王:指朝聘于天子。④大习:熟悉朝会制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