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阅读周敦颐《爱莲说》,完成下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选出划线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予独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屋及乌 B、陶后有闻/见不鲜 C、人恒 , 然后能改/犹不及 D、不枝/青树翠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将菊花比作隐士,把牡丹比作富贵之人,把莲比作君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B、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品质。 C、“爱莲说”的“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 D、本文歌颂的对象是莲花,却几次提到菊花和牡丹,其用意是借菊花从反面衬托,借牡丹从正面衬托莲花的高尚品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庐江太守张夔召为督邮,有能名,迁主簿。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之,侃乃请行,众咸服其义。

      迁武昌太守,左转广州刺史。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迁都督荆、雍、盖、梁州诸军事。侃性聪敏,勤于吏职。终日敛膝危坐阃外③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 , 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呵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

     【注】①纲纪:指管理一家事务的仆人。②甓(pì):砖。③阃(kǔn)外:统兵在外。④樗蒱(chūpú):中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⑤牧猪奴:指赌徒。⑥乱头养望:披头散发,故意做作以博取声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