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不得摘抄原文).洋务派如此努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此后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局面进行怎样的努力?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近代以来170多年的追赶,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发展,需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智慧;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广东尤其引人注目,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走在前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经济上,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岳麓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孙中山领导了这一场解放,即使最后还是输了,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胜利……105周年了,现在回头看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会热血沸腾,因为这是中华儿女的一起长大崛起。

材料四:这场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在思想文化的补课”。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的步伐更快。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两年后,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中国有了奇迹般增长。  1978年,邓小平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

请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