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为了得到普洱茶中产蛋白酶的微生物,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筛选、检测.
(1)、研究人员称取普洱茶1g,加入 , 制备稀释102倍的茶叶水.再将茶叶水进行梯度稀释,获得A103、104、105倍的稀释茶叶水.取100μL稀释茶叶水,用法接种到奶粉培养基,37℃条件下培养4﹣5天,在培养基中选择菌落周围的较大的菌株作为目的菌株.
(2)、将获得的多个目的菌株接种于液体茶汤培养基中培养.已知氨基酸都能够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茶汤中游离氨基酸的量.先用绘制标准曲线,再分别测定培养每个菌株的液体茶汤培养基的吸光值,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该茶汤中游离氨基酸的量,氨基酸含量高的,即为的菌株.该实验中应测定的液体茶汤培养基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作为对照组的数据.
举一反三

1中含有链霉素,其它培养基中不含链霉素.请据实验回答:

(1)将原始对链霉素敏感大肠杆菌K12菌种涂布在培养皿1的表面培养,接着通过右图“印章”将培养皿1中的菌群“印”在培养皿2、3上培养.“印章”位置保持不变.培养皿2、3根据其功能,分别称为{#blank#}1{#/blank#} 培养基、{#blank#}2{#/blank#} 培养基.

(2)培养基3的A点处有菌落生长,将培养基2中相应的A点位置的菌落上挑出少量移入培养基4中.如图反复几次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解释“微生物的突变是自发的还是环境因素导致的”:{#blank#}3{#/blank#} .

(3)要分离出单个菌落,除了本实验中的涂布法外,还可以用{#blank#}4{#/blank#} 法.

(4)上述不含链霉素培养基通常使用的是{#blank#}5{#/blank#} , 下表是另一种培养基配方,该培养基具有{#blank#}6{#/blank#} 作用.

成分

KH2PO4

Na2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0.0g

1.0g

15.0g

(5)现有5种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blank#}7{#/blank#} .

物质

突变体

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

A

B

C

D

E

F

1

+

+

2

+

+

+

3

+

4

+

+

+

+

5

+

+

+

+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