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6-2017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桥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①但丁 ②爱迪生 ③达•芬奇 ④瓦特
材料一: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同学们制作的关于某一主题的知识卡片内容。
主题: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特点1: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特点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特点3: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
材料二: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
材料三: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欧洲之后,海船敢于、也有条件驶入大洋深处。此外,地圆学说的日益流行,使许多人坚信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便能抵达东方。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四:明成祖朱棣支持郑和所率的船队进行远航,船只上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是航海史上伟大的成就。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和香料之国。他曾说过:“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他明白地表露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摘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材料五:马引入美洲后,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美洲的作物比较容易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快速增长。
——摘编自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①汉谟拉比②达·芬奇③华盛顿④释迦牟尼⑤瓦特⑥苏格拉底⑦麦哲伦
示例 | |
历史人物 | 相关事件 |
① | 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
作答区 | |
历史人物 | 相关事件 |
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 |
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 |
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 |
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 |
成为大陆军总司令,美国首任总统 | |
改良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