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2006年秋,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小王同学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为此他准备了以下的史实来再现长征的艰辛。你认为他选材不当的一条是(    )

A、井冈山会师 B、四渡赤水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
举一反三

在一节以“敢问路在何方”为主题的复习课中,老师给出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复习活动。

材料一:毛泽东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作或观点:

时间

著作或观点

1927年3月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力量

1927年8月

在八七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论断

1928年10月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论述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930年1月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

(1)将表格横线处补充完整,并结合上述著作或观点,概括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一名国民党军官说:“现朱、毛、彭、黄集中永丰县,他们的行军力和纪律实在很好。同时他们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而他们呢?我们一举一动都知道了。他们能得到百姓的帮助的缘故,因为区的民众都是分了田地。”

——摘编自《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材料三:

     

               图1                                                    图2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思考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发展壮大的原因。

材料四: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围绕城市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详细分析,被毛泽东称为进城前的一次“城市工作会议”。会议确立了城市工作在党内的重心地位,提出大家进城后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这些建政思想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摘编自史进平《七届二中全会是党的一次“城市工作会议”解析》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军事角度概括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并谈谈本次会议中党的工作重心是如何转移的。

(4)综合上述材料,完成本课复习小结: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我们能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汲取哪些经验?

追寻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走进英雄——体会责任担当】

(1)请从以上两位英雄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介绍其英雄事迹及贡献。

任务二   【绘制导图——梳理探索历程】

(2)以下表述是从上图示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上图示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

①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

②图示A、B空白处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3)根据图示信息,概括这一探索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任务三   【阅读党史——感悟思想曙光】

1919年,李大钊将《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1920年5月,陈独秀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

1920年初,北京的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到人力车工人居住区调查他们悲惨的生活状况。邓中夏等到长辛店向工人作革命宣传。

1920年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及北京党组织的联络推动下,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建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任务四   【歌声传唱——赓续红色基因】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没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5)结合《过雪山草地》歌词和所学知识,回答《过雪山草地》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歌曲讴歌的革命精神。

(6)结合《没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

材料二   当时党的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三   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塞缪尔·格里菲斯,美国军事史学家

材料四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正式将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基本政策……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