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厂房图
材料二: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百年后的今天,国家将举办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
材料一: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摘编自汪林茂《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针对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试验的失败,针对群众思想蒙昧落后,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鼓吹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这场运动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是……实行文学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如果没有白话文的流行,外国的新概念、新思想便无法比较准确地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并为国人所理解。
——摘编自章百家《在历史转折关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