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二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郑和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自齐涛 《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北宋汴京,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早茶肆、夜茶肆亦遍布各个街巷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明清时期,随着跨区域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以血缘和乡谊为纽带的商帮。有的富商大贾通过这些商人组织的号召力与官僚分庭抗礼、一个商帮往往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试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行会的不同特点》

材料四: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随着不断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摘编自部编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海权,即海上权利,是一个国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权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扬帆起航】

宋朝的时候,外国商人习惯坐宋朝的船来往于各地之间。宋人的造船多桅帆、水密舱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宋代常见的大型航海商船,可载重300吨。宋代海船安全还因为“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摘编自游彪《宋史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造船业的先进之处。

【各领风骚】

西班牙珍宝船队,从16世纪开始,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将欧洲货物运至美洲殖民地,并将殖民地产品(尤其是金银)运回母国。珍宝船队成为西班牙海上霸权力量的重要一环。

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军舰开始采用蒸汽机动力,蒸汽军舰不需要依靠风力,锅炉只要有煤,就可以持续航行。从此,日不落帝国的威名更盛。

1940年7月,美国海军部在役官兵20万,拥有舰船1099艘;到1945年8月,海军官兵暴增至340万,舰船数量达到68936艘,飞机数量达74032架。此时美国的海军力量已经遍布全球,完全具备了在全球任何地点采取决定性攻势的战略能力。

(2)以上国家中任选其二分析其纵横海洋的历史背景。

【以史为鉴】

1405年—1433年

郑和下西洋,中国舰队,威震海内外

1840年

英国人出动了16艘战舰、4艘武装轮船,把拥有战船325艘左下的广东水师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1895年

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2022年

6月,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年底,我国最新研制的新一代驱逐舰055南昌舰,直面某国海军整个航母编队,缠斗20多天,其间各种实战对抗,最终逼退对方,维护了我国海洋权利

(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海权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