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陕西省延安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改革篇:探究改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戮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商业)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高兴,道无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2)、材料二指的是哪场变法?据材料二概括这次变法的主要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这次变法的作用。你认为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

举一反三
历史的启迪

材料一   夏王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引起民众反抗;商纣王荒淫无道,“酒池肉林”,穷奢极欲,征收重税,残害人民;周厉王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依山泽而谋生,暴虐成性,奢侈专横,引起“国人暴动”,将其赶跑;其孙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重用奸臣虢(guo,音:国;姓氏)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就出自其身;秦朝的两位君主对农民征收重税,连年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法律严苛,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牵连,甚至屠杀大臣、剥削百姓、穷奢极欲。

材料二   商周时期,吕尚(后世称其为“姜子牙”,民间还流传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钧”的故事)过着隐居生活,后来周文王诚意请求,拜他为师,他辅佐文王,打败商军,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

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纳他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得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经过一系列改革,使秦国国力大增,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材料三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鲸(ju,音:距;义:编钟和钟架),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