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一:(周)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狗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候王……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也加受节度使官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酿成藩镇割据。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等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广大,有些被征服地区沿用当地的统治制度。大流士(波斯帝国皇帝)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摘编自马克直《世界文明史》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严格来说,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五代时期,政治上有两大祸患:一是心腹之患,即禁兵;二是肢体之患,即藩镇。……为解决“肢体之患”,宋初名相赵普献上了“三大纲领”即“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纲领实施后,“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张其凡《中国大通史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