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①、若分液漏斗中装蒸馏水,烧瓶中放足量的细铁丝,则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若分液漏斗中装滴有石蕊试液的足量水,烧瓶中充满HCl,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盐酸反应
③、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烧瓶中充满CO2 , 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CO2反应
④、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水,烧瓶中充满NH3 , 烧杯中盛放无色酚酞试液,则可证明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⑤、若分液漏斗中装稀盐酸,烧瓶中装石灰石,烧杯中盛放紫色石蕊试液,则可证明CO2气体显酸性
⑥、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稀硫酸,烧瓶中装铁片,烧杯中盛放足量水,则可证明H2是难溶于水的气体.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 实验装置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
(1) | | ①关闭活塞K,给木炭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待木炭冷却后,打开活塞K,通入氧气。 ③点燃酒精灯,给木炭加热。 | ①木炭不燃烧。 ②木炭不燃烧。 ③木炭燃烧。 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blank#}1{#/blank#} 。 |
(2) |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稀硫酸注入小试管中。 | 观察到的现象是{#blank#}2{#/blank#} ,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blank#}3{#/blank#} 。 | |
(3) |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水注入人字形管中。 | 观察到的现象是{#blank#}4{#/blank#}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blank#}5{#/blank#} 。 |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
(提出问题)Cu块与什么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吗?
小军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H2 , 你认为他作出此判断的合理理由是{#blank#}1{#/blank#}。
(查阅资料)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NO是一种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请写出此气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lank#}2{#/blank#}
(提出猜想)
猜想一:Cu块与KNO3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二:Cu块与K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三:Cu块与{#blank#}3{#/blank#}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①将Cu块加入KNO3溶液中。 |
C块不溶解 |
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
|
②将Cu块加入{#blank#}4{#/blank#}中 |
C块不溶解 |
说明猜想二是错误的 |
|
③将Cu块加入到稀HNO3溶液中 |
Cu块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气体,溶液变成蓝色 |
说明猜想三是正确的 |
(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请写出 Cu 块加入到稀 HNO3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blank#}5{#/blank#}。
(讨论交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一起进行交流。从复分解反应的角度分析,H2SO4和KNO3{#blank#}6{#/blank#}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u块是如何与稀 HN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呢?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H2SO4溶液解离出H+和SO42- , KNO3溶液解离出{#blank#}7{#/blank#},可以间接地看成有 HNO3溶液。老师还告诉大家:Ag也能与稀HNO3溶液反应。请写出将 Ag 粉加入到HCl和NaNO3混合溶液中所产生的实验现象 {#blank#}8{#/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