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三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冷却凝结成暗蓝色液体,在常温下慢慢变成氧气.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2.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写出一点即可):

①物理性质:

②物理变化:

③化学性质:

④化学变化:

⑤用途:

(2)、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利:;弊:

(3)、从分子角度说明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史实在线—水的组成的发现历程)。

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不可再分。1766年,英国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将金属锌加入到硫酸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他将这种气体叫做“可燃空气”。 

同一时期,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这种“可燃空气”。这种气体密度只有空气的1/11。普利斯特里多次将这种猛烈的爆炸当作魔术在当时的欧洲贵族聚会上进行表演,直到某一次爆炸表演结束后,他发现玻璃容器的内壁有白雾。随后通过多次反复实验,确认这种白雾就是水。

1775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不是一种元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1/5。

1776年,瑞典科学家舍勒加热硝酸钾获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

1781年,卡文迪许改进了原来的实验方案,他用纯净的氧气代替空气,发现“可燃空气”在纯氧中可以安静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他还发现1体积氧气和2体积“可燃空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水,没有别的物质。但卡文迪许未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错误地用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这种“元素”,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782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1000多摄氏度高温金属铁管,获得了“可燃空气”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变化可以表示为:铁+水 黑色固体+“可燃空气”。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可燃空气”和氧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1787年,拉瓦锡命名这种“可燃空气”为“氢气”,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

1800年,英国科学家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进行了水的电解实验,获得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拉瓦锡的结论。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