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4.17驿路梨花同步测试

说说你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草记

贾平凹

①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③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

④“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

⑤“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⑥“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

⑦“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⑨“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一堆了。

⑩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选自《西安晚报》)

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完成相关练习。
        (一)长征路是什么路?严格说是没有路。在沟壑纵横、激流咆哮的漫漫征途中,是红军用双脚踩出了一条路、用枪炮打出了一条路、用鲜血和身躯铺出了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名军人,要挑战生理极限、心理极限,要忍受饥饿和伤病的折磨,要经受风霜雪雨和枪林弹雨。即使高级将领,也要随时准备牺牲。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支军队,时刻面临着战斗考验,大仗、小仗、险仗、恶仗、遭遇战、伏击战……仗仗打得惨烈,战战生死攸关。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个政党,要战胜教条主义桎梏,要经受党内路线斗争的考验,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出危机,要为抗日救亡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寻找出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
       长征路,是一座激励后人的镜子,是一面昭示后人的丰碑。


        (二)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 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十万百姓泪汪汪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