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学派
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思想家
A
D
思想
H
G
A、孔子 B、韩非 C、庄子 D、墨子
E、“兼爱”“非攻” F、“仁,礼” G、“无为而治” H、“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入围人员:A孔子 B庄子 C孙武 D韩非
人与自然—— 法制在线—— 教育论坛——
中国的最早文字是,它出现在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材料三: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材料一: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
材料二: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
材料三: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的 ;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的 。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三 某中学七年级某班有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