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万不能及。……中国犹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先富在民,而国本益固。”
请回答: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材料二: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材料: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在开明官员的主张下,大清皇帝批准在北京设立“大学堂”。
材料中的“大学堂”指的是清朝建立的哪一学府?它创建于什么运动时期?当时的“大清皇帝”是谁?“大学堂”创立有何重大意义和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