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二)
材料一: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录)》
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天演论上》,导言一《察变》
材料二: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新青年》第5卷第1号
材料三: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主张只有一个,——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载《新青年》第7卷第1号
请回答:
时间 |
事件 |
约1815—1835年 |
欧洲商业帝国向中国出口鸦片的价值增加了5倍 |
1840年 |
为了对付中国中断贸易,英国封锁中国的港口 |
1842—1844年 |
《南京条约》结束了鸦片战争,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
1850—1859年 |
世界贸易额增加了80% |
1860—1861年 |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
19世纪50年代 |
2.5万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在加利福尼亚 |
19世纪60—90年代 |
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
1870—1900年 |
世界工业产量增加4倍;世界造船业增加了2倍;世界贸易额翻了一番 |
1877年 |
维多利亚女王接受印度女皇的称号 |
1878—1913年 |
欧洲帝国的总面积翻了一番,总人口从3亿增加到5.5亿 |
1894——1895年 |
日本打败中国并占领台湾 |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下)》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