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
3
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
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
+
、NO
3
﹣
, 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
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
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举一反三
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①K
+
和Na
+
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③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
+
可以透过人工膜,Na
+
不可以透过人工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将六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去皮之后,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其重量,增减的重量与蔗糖溶液的浓度关系如图.据图判断,马铃薯细胞液浓度与下列哪项最为接近( )
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如图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时和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
如图一表示生物膜的结构(ABC表示组成成分)及物质进出膜的方式(用abc表示),图二表示某细胞在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三种生物膜的面积.请据图回答:
如图表示线粒体内膜上ATP形成的机理:线粒体内膜上先通过电子传递,使NADH脱下的H
+
进入到内膜外的间隙中,造成内膜内外的质子浓度差,然后质子顺浓度梯度从膜间隙经内膜上的通道(ATP合成酶)返回到线粒体基质中,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所释放的能量使ADP与磷酸结合生成了ATP。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生物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