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根据如图1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E装置来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选F作为发生装置错误的原因是
(4)、资料显示,将新制的含H2O25%(即H2O2的质量除以溶液总质量×100%)的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含H2O25%的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率快,所需时间短.

小晨按图2甲﹣1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将乙和甲﹣2相连,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老师又设计了另一个改进的丙装置,将丙和甲﹣2相连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也易复燃.请通过分析说出浓硫酸的作用.将丁和甲﹣2相连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G处检验,木条(填能或不能)复燃.

(5)、采用相同质量含H2O25%的溶液,图戊中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3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把曲线画在答题纸上).
举一反三

“便携式制氧机”可用于家庭保健供氧。某品牌制氧机通过制氧剂产生氧气,制氧剂甲剂为白色颗粒过碳酸钠,制氧剂乙剂为黑色粉末MnO2。某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其制氧原理并设计组装了一套简易的氧发生器。

【探究一】对制氧剂的选择探究:为什么不选用过氧化氢溶液而选用过碳酸钠呢?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氢溶液的稳定性较差,浓度较大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②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它遇水即可分解为过氧化氢和碳酸钠;碳酸钠易溶于水且与MnO2混合时不反应。

【组装装置】

(1)根据图1制氧机简图,该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的仪器组装了一套类似功能的氧气发生器(见图2),该氧气发生器的连接顺序是{#blank#}1{#/blank#}(填图2中接口处字母),装置A相当于制氧机中的{#blank#}2{#/blank#}(填“反应仓”或“加湿过滤仓”)。装置A中水的作用还有{#blank#}3{#/blank#}(填字母)。

a.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          b.加快氧气生成速率

c.增大氧气产量                    d.监测氧气流速

【分析解释】

(2)小组同学分别用过碳酸钠和5%过氧化氢溶液作对照制取氧气,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出产生氧气体积与时间变化的曲线,结合试剂状态及分析图像,该家用制氧机的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5%过氧化氢溶液的理由是①过碳酸钠{#blank#}4{#/blank#}、②2min后过碳酸钠{#blank#}5{#/blank#}。

【拓展评价】

(3)通过上述探究可知,保存过碳酸钠的注意事项是{#blank#}6{#/blank#}(写一条)。

【探究二】探究影响制氧剂分解速率的因素,选择更优实验条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30%

30%

15%

30%

30%

30%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6

6

6

6

6

6

水槽中水的温度/℃

20

90

70

70

20

20

锥形瓶中另添加催化剂

——

——

——

——

0.5gNaCl

0.5gFeCl3

60min内产生氧气体积/mL

0.0

41.0

4.5

12.1

2.0

650.0

【解释与结论】

(4)写出实验⑥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blank#}7{#/blank#}。

(5)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blank#}8{#/blank#}。

【反思与评价】

(6)制氧条件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blank#}9{#/blank#},由此理解家用制氧剂为何配备乙剂催化剂。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1)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时放出了热量。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blank#}1{#/blank#}。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出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小刚的猜想正确。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blank#}2{#/blank#}。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blank#}3{#/blank#},你的判断依据是{#blank#}4{#/blank#}。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补充实验)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

(4)棉花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blank#}5{#/blank#},同时反应放热。

【实验结论】

(5)CO2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和碳酸钠,文字表达式为{#blank#}6{#/blank#}。

【反思与评价】

(6)通过小芳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一条启示是{#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