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张家港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思品试卷

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自然资源

总量位次

人均占有量位次

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耕地面积

4

126

不到1/3

森林面积

6

107

1/6

淡水资源

6

55

不到1/4

矿产资源

3

80

不到1/2

注: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为32%,美国为51%,日本为57%。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曾反复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青年人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复兴中华”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材料三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97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点,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末,我国已经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现在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材料一   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

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

——上述材料均摘自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二   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向乡村和城乡结合部倾斜,大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适度稳定乡村生源,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和乡镇学校寄宿床位,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巩固和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摘自《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材料三   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第20位升至2017年的第17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升至2017年的57.5%。科技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医院通过应用微信人脸识别技术对接公安系统,确保挂号者“人证合一”;市民通过利用“互联网十人工智能”技术就能足不出户地调解矛盾纠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