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如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时间

0

3

6

9

12

15

18

21

24

植物Ⅰ气孔导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Ⅱ气孔导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注: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 CO2•m2•s1 , 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 此特性的植物其细胞内水的含量相对较高.
(3)、影响植物Ⅱ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2 浓度之外,还有(指出两种).
(4)、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丙图表示一天内某时间段密闭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甲中图C点产生ATP的场所有 . 甲乙丙三图中代表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依次为 . 如果在缺镁的条件下,B点将向方移动.

(5)、请写出甲图A点有氧条件下的总反应式: . 若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则C点与B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填“较多”、“较少”或“不变).
举一反三
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它与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blank#}1{#/blank#} .青蒿素治疗疟原虫的原理是: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与疟原虫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胞膜失去{#blank#}2{#/blank#} 功能,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

(2)在适合生长的氮浓度范围内,探究不同氮素水平对青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①青蒿叶肉细胞内的AD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blank#}3{#/blank#} , 光合作用产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blank#}4{#/blank#} .

氮素水平

(mmol•L1

叶绿素含量

(μg•cm2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气孔开放度

(m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L•L1

5(低氮)

86

19.4

0.68

308

10(中氮)

99

20.7

0.84

304

15(偏高)

103

21.4

0.85

301

20(高氮)

103

22.0

0.84

295

②从表中可知,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blank#}5{#/blank#} ,气孔开放度{#blank#}6{#/blank#} (限制/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③高氮组比偏高组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高,而叶绿素含量相同,推断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参与光合作用的酶{#blank#}7{#/blank#} .

④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基础上,应针对每个氮素水平条件下设置{#blank#}8{#/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