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矿区十二校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一:
材料二: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没有做工的人,我们便没有衣食住和交通,我们便不能生存;如此人类社会,岂不是要倒塌吗?我所以说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摘编自陈独秀《劳动者的觉悟》(1920年5月)
材料三: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注:苏维埃饿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模式。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材料一:1919年,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三:(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