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市一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面向全国征求治国方略,有一儒生献《举贤良对策》,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表彰六经”的主张。
《人与自然》 孙武
《法制空间》 孟子
《军事天地》 庄子
《民生在线》 韩非子
材料一:
材料二: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了,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摘自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所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