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批注”就是写下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是阅读后对文本内容的归纳、鉴赏、挖掘和整理。请参照事例,自选角度,给《装在套子里的人》选段写一条批注,要求语言简洁流畅。

    示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他演讲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的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批注:简笔勾勒,表现先生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重。

    《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批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桃源”的争夺也许是当今最为激烈的一类文化资源的争夺了。比如赤壁,比如隆中,比如女娲故里、黄帝故里,都有若干地方竞相争抢,各不退让,但参与争夺的还是少数,毕竟只是关联密切的地方才有争夺的资格。桃源则不同,它本来就是陶翁的想象,陶翁的梦,大江南北,相似于桃源景致的所在不知有多少,(    )陶翁足迹停留的地方固然________,就是陶渊明做梦也未曾梦到的所在,照样可以有“传说”,可以有“民间故事”证明其正宗地位。不要说早已________、心陷物欲的现代人,即使起陶翁于地下,怕也是难以辨识真伪的。

    平心而论,这些________难以计数的“桃源”,与陶翁笔下的桃源实在是极为相似,一样的林,一样的水,一样的洞,一样的别有洞天。无林的栽上了林,缺水的引来了水,不是别有洞天的,可以开一段曲里拐弯的洞,布一处豁然开朗的景,现代的仿真术,还有什么不能造出来呢?但造得了“形”,“神”却是造不出来的,那深层的内涵是造不出来的。

    人世间或许是不会有桃源的,寻觅桃源的所有人,都像那个武陵人,注定再也不得而入桃源之门。渔人是这样,陶渊明也是这样。真正的桃源是永远找不到的,正因为找不到,才会有《桃花源记》那样的________;正因为找不到,桃源才会有那无尽的永恒魅力。对于每一个寻觅桃源的人来说,桃源只在心中,只在梦里。何必苦苦追寻呢?当静夜来临的时候,当晨曦初吐的时候,请安顿好你的心,静静咀嚼桃源的滋味。转过身,离开仿真的茅舍、土屋、田畴,离开作秀的“农夫”“黄发垂髫”,重新走入曲曲弯弯的山涧,走向回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