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读《堂吉诃德》课时训练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月夜的景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近日,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了以“寻找青少年时期的鲁迅”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在某班学习成果展示课上,夏夏同学要代表小组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现在请你根据以下PPT内容,帮助夏夏同学写一段话。要求:突出主题,表达准确;语言通顺,有条理;120字左右。
2012年11月11日,60名志愿者顶风冒雪走上街头,倡议临街商家,建立一个“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热饮,并为参加此项活动的商家挂上“爱心驿站”的牌子。志愿者还自制了标有“爱心驿站”的位置图,向环卫工人发放,以便他们就近找到“水源”。杯杯热水温暖了环卫工人的胃,更温暖了他们的心。从此,“爱心驿站”四个字成了长春市冬日里最温暖的字眼。
一杯热水温暖了一座城市,一颗爱心幸福了一座城市!请拿起你的笔,写下一段话表达你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们的敬意。(不少于100字)
材料一:阅读像搏斗。阅读的时候,读者与作者的争辩就像搏斗。我们极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
材料二:阅读像睡眠。睡眠中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也有睡眠的效果,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能看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看得清智者额头的皱纹,触得到勇士鲜血淋漓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薄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由于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首先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其次语言描写还要符合语言的情境及人物的身份,注意变化,避免呆板。
请运用语言描写,描写你身边的人。(200字左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