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
没有强大的工业不可能成为强大的国家。 实现工业化是全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 占人口% | 占土地% |
地主、富农 | 10 | 70--80 |
贫农、中农、雇农 | 90 | 20--30 |
材料二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一: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材料二:《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材料三:在《历史学科专题讲座》中刘宗绪说:平均主义泛滥,供给制,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材料五:……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材料一: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 中国 | 英国 | 美国 |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 18% | 4.1% | 2.8% |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 5年 | 24年 | 15年 |
——数据组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四: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