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4新文化运动同步检测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看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哪一派别最先实践了这一主张?(2)图二是谁的译著?传播了哪些进步观点?(3)在图三(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十六字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什么?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列举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5)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栏目一:举步维艰
图一江南制造总局 图二汉阳铁厂 图三京师同文馆 图四北洋水师
栏目二:柳暗花明
栏目三:旭日东升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