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来制备氯气,反应原理为:
MnO2+4HCl(浓)MnCl2+Cl2↑+2H2O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
①氯气是黄绿色且有毒的气体,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
②常温常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问题】
【发现问题】
制备过程中,因盐酸浓度下降导致反应停止.某化学小组同学为测定装置A中反应后残余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提出两套测定方案如图2所示.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当装置恢复至常温时,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为183.5mL.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残余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思讨论】
A.将残余溶液转移到锌粒中 B.将锌粒转移到残余溶液中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
A |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 烧碱溶液 |
B | 稀硫酸和稀盐酸 | 氯化钡溶液 |
C |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 氯化钠溶液 |
D |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 稀盐酸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 | 10g | 20g | 30g | 40g | 50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12g | 9g | 6g | 5g | 5g |
请计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