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在我国近现代出版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材料 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初为合伙经营的小型印刷工场,不久为满足当时社会上学习英语与西方科学文化的需要,先后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以及《商务印书馆华英字典》等中英文对照读本。

1902年正式开设印刷所、编译所及发行所。后聘请支持维新且翰林出身的张元济担任编译所长,汇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加盟,制订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计划,奠定了商务新型出版事业的坚实根基。

1903年与日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抓住清末学制改革机遇,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小学全套教科书《最新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草创意义。出版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论自由》)。后出版多部严译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914年,收回全部日股,在组织方面重新调整,逐渐建立了一处(总务处)四所(编译所、印刷所、发行所、研究所)的组织系统。

1915年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

1922年置办德国造的滚筒印刷机,印刷速度提高10倍。

1924年 商务印书馆创建了东方图书馆,不久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对民众开放。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摘编自肖东发等著《中国出版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方向并说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务印书馆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

举一反三
一个半世纪前,李鸿章等人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描述晚清以来的中国,今天,中国与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亘古未有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留美幼童后来回忆被招选时的情景,说:“当时我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官员来到村里,拜访各住户看哪一家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授受西方教育,由政府负责一切费用。有的人申请了,可是后来当地人散布流言,说西方野蛮人会把他们的儿子活活地剥皮,再把狗皮接种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因此报名的人又撤销”。

——李书纬《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学生历史现场》

材料二  美国于1876年在费城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兴国家的崛起,展现和检阅他们强盛的国力,(材料一中的赴美)幼童也参观了这次世博会。在此期间,中国参展官员与幼童有一段对话:

问:以此会究有益否?

答:集大地之物,任人观览,增长见识;其新器善法,可仿而行之;又能联合各国友谊,益处甚大。

问:想家否?

答:想也无益,唯有一意攻书,回家终有日耳。

材料三  这些男孩都有君子之风,我们都以他们做我们的榜样,这是他们国家的荣誉。他们机警、好学、聪明、智慧,能克服外国语言困难,且能学业有成,吾人美国子弟是无法达成的。

——《纽约时报》

材料四  学生留美归国后的情况统计表

职业

人数(人)

职业

人数(人)

职业

人数(人)

职业

人数(人)

国务总理

1

海军军官

14

铁路局长

3

经营商业

8

外交部部长

2

军医

铁路官员

5

政界

3

公使

2

税务官

1

铁路工程师

6

医生

3

外交官员

13

海关官员

2

冶矿技师

9

律师

1

海军元帅

2

教师

3

电报局官员

16

报界

2

合计

99

分别提取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的相关信息,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推导相应结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