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6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请回答:
材料一 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或曰中华主流文化。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不是人为 的结果。2500 多年前,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 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 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非常注重实 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 因革损益 ”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
材料二 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争鸣,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在以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 史长河中,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战国诸子中找到原型或雏型。直到今天,社会科学中的 许多问题, 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思想源头。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