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荒地,如图表示荒地中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表为该荒地生态系统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
营养级 | 同化量 | 未利用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量 |
一 | 2.48×1011 | 2.0×1011 | 1.69×1010 | 2.8×1010 |
二 | 3.1×109 | 4.6×108 | 6.6×108 | 1.53×109 |
三 | 4.5×108 | 8.0×107 | 4.0×107 | 2.3×108 |
(1)甲图中虚线表示 ,M点时出生率 (>、<、=)死亡率.
(2)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其种群数量的变动可对应甲图中的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3)若田鼠为该荒地唯一植食性动物,则田鼠的同化量为 百万千焦,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营养级的能量.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4)该生态系统的演替类型为 .
种群数量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种群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总面积为2公顷(1公顷=10 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和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
初捕 | 32 | 32 |
重捕 | 32 | 4 |
①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blank#}1{#/blank#} .
②该草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blank#}2{#/blank#} 只/公顷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后会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blank#}3{#/blank#} (高∕低)
(2)某研究所对某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一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图二中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blank#}4{#/blank#} .
②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blank#}5{#/blank#}、{#blank#}6{#/blank#} (答出两点即可)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blank#}7{#/blank#}型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blank#}8{#/blank#} 水平.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时间(年)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增长速率(个/年) | 0.6 | 1.46 | 2.3 | 3.0 | 2.3 | 0.6 | 0 |
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篮